

李英男
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科技合作处处长

赵建安
中国技术院地理技术与自然资源研究所(IGSNRR, CAS)资源利用与环境用心服务实验室(RUER)研究员、中国技术院大学(UCAS, CAS)资源环境学院(CRE)教授、中国技术技术出版社(暨技术普及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曾作为中科院科技援藏干部(中间国家机关第三批援藏干部),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经济与区域发展,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资源设备利用与区域产业发展,重要是能源与矿产资源设备、资源安全与产业节能减排等。

袁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分离提取与功能食品。正在进行生物活性肽的分离、提取、鉴定以及功能评价;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功能性研究。在研项目为“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技术的研究”,企业联合项目“功能食品与功能配料”,国家自然基金“单分散乳状界面上酶的催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研究”等。

刘庆芬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注册执业药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工艺专业,曾在我国特大型制药企业—华北制药集团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致力于生物化工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在连续萃取、膜分离、连续离子交换等分离技术方面获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主持完成的“青霉素连续化提取工艺开发”项目被河北省科技厅鉴定为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成功地在华北制药集团实现产业化,产生了上亿元经济效益。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和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第一完成人)。申请八项发明专利,其中七项已获授权,两项发明已产业化,产生了数千万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在分离技术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领域的项目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及管理工作。

刘志刚
教授级高工,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节能环保委员会秘书长
领域:化学工程、环保工程;先后在中国煤炭工业部科技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科学技术部条财司、中国化工集团工作。
2001年—2019年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工作公司、中环保水务投资公司工作。先后任集团下属专业二级公司: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公司副总工;中环保水务投资公司副总裁;集团企管部、科技部副主任;兼多家三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被集团破格延长退休一年,任长江大保护区域总代表。

赵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一直从事高分子物理化学及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高分子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1篇,其中 SCI 收录70篇,共被 SCI 引用2273次,单篇最高被引用283次。申请专利8项。负责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跨学部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2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013年)。研究兴趣为新型(介电、绝缘、导电、导热、过滤等)和智能(形状记忆、自修复等)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应用以及产业化。

李玉清
中关村中安安防产业发展推进会会长,先后在北京市教育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推进中心任职员、副处长、处长、常务副主任职务。曾参与中国和平投资有限公司改制并兼任副总裁、中国APEC发展理事会、中小企业全国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克刚
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节能环保委员会副秘书长;2005年今先后任职于中华煤气国际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成员)业务发展总监和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成员)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刘建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行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3年在中国矿业大学从事高压水射流技术的研究工作;1986年调到北京市科委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中心;在此期 代表北京市科委与北京科技大学、航天部三院合作成立北京高压水射流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92年辞去公职,与德国 MM 公司合作研究高分子聚合金属冷焊技术;1996 年与葡萄牙 EURONAVY 公司合作研发海洋重防腐涂料系列产品。

朱微微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下属单位喀斯玛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研究方向:化学研究、材料性能研究。

李成冲
毕业于海品质优良程大学,在部队期间一直从事军事指挥和军事管理工作;2006年转业到天津滨海新区下属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20年底以合伙人名义加入到光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任职副总裁,主要负责政府合作、基地落地、商务谈判以及其他相关工作。